传承人故事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人 六十年风雨灰雕路2011年12月13日下午,台州日报记者朱小兵采访路桥传人洪荣富,关注灰雕...
“十番”是流行于江南民间的一种器乐曲形成。它由若干丝竹曲段与锣鼓段作轮番变化演奏而名“十番”。一般“十番”所演奏的多是南北曲曲牌或民间小调、戏曲,且多不加唱。遂昌十番与众不用,曲目主要是用昆曲曲牌,且有人声伴唱。
建国前遂昌昆曲十番班子流布于全县城乡,主要在民间“七月会”迎神时活动,建国后一度沉寂。2000年找到了石坑口村的五、六个老艺人并发现了昆曲十番的传统工尺谱抄本《响遇行云》、《四梦》、《白雪阳春》等,曲牌共132首。现全县村镇共有石坑口村、奕山村、石练小学 、石练女子十番、县文化馆等七个昆曲十番班。演奏乐曲主要是《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长生殿》、《浣纱记》等传统名剧的昆曲曲牌。从其所演奏(唱)的曲谱分析,遂昌十番直接源于“正昆”,吸收了“京昆”的内容,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遂昌昆曲十番,以其演奏(唱)昆曲而独具特色。在江南十番班中颇为特殊。萧山区楼塔细十番和遂昌县昆曲十番均已被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您手机和iPad里的工艺美术情报站
扫一扫,把“工艺中国”装进口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称中国非遗,成立于2013年11月6日,由文化... 详情>